时间:2020-06-17浏览次数:1683
“在疫情期间,如何管束家里的‘神兽’,保证他们专心上网课而不是玩游戏?”“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如何保证眼睛不受伤害?” 6月16日,由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宁波思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打造宁波范式绿色智慧教育成果汇报暨绿色护眼教学系统交流网络视频会议在宁波举行。
在会上,各专家学者就宁波开展“绿色智慧教育”以来所展现出的突出成绩和成果进行介绍和交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武法提、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深度视频研究室主任孙俊,做了精彩的专题演讲。作为宁波绿色智慧教育示范学校代表,宁波三中的王晓明校长、北仑新碶中学的乐纳红校长和华师大艺术实验学校的陈伟忠校长,以实例分享了如何将信息技术真正深入融入日常教学流程。
试点两年间,智慧教育结出初熟的果实
“自2018年9月全国首个绿色智慧教育产业基地落户宁波以来,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试点学校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实践总结和提炼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绿色智慧教育‘宁波范式’,这为我们探索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市政府秘书长胡望荣在本次活动中的致辞中说。 “绿色智慧教育千校百万学生行动计划”在经过多校试点、研讨、示范与总结后,在两年后结成了怎样的果实,北仑新碶中学的乐纳红校长用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的改革就是从作业开始”,去年9月,北仑新碶中学试点推行智慧教育平台“作业家”,这款以安全护眼的墨水屏智能终端为基础的学习方案,由高新区企业宁波思骏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是一种完全替代纸质作业练习的绿色智慧教育应用体系。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墨水屏智能终端完成作业,老师能实时批改,家长同步监督。
乐纳红校长现场展示的PPT,清晰反映了学校实行智慧教育带来的改变。“从2019年春季,从2个学科2位老师、2个班90名学生的试行阶段,到如今3个学科18名老师、11个班505名学生的试点,最直观的改变当然是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乐纳红现场展示的一张对比数据表示,在全区统考中,该试点学校的这个年级排名第一,而且全年级的总分平均分超过第二名15分;在校内班际比较中,试点班的总成绩平均分超过普通班35分。 成绩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被激发了,学校日常更好管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家长也能通过智慧教育掌握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绿色智慧教育建设与日常学习深度融合的成果。
敢于“吃螃蟹” ,与时俱进争创“宁波范式”
其实,宁波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实践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13年提出“智慧教育”理念并开始实践探索至今,宁波是全国第一个举全市之力推行绿色智慧教育的城市,如今已建成宁波智慧教育统一门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智慧教育体系。 “2016年宁波市发布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的《宁波市智慧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创建200所“智慧校园”,至2019年全市已经创建了187所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建设重点在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提升教学成效方面,我们这几年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在从“绿色智慧教育”试点到精品样板打造的过程中,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夏宏祥主任,他为大家介绍了近两年来绿色智慧教育在宁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他看来,以安全护眼、纸质书写的理想方式完成学情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反馈的目标正逐渐成为现实。
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宁波的创新做法也在防疫抗疫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以宁波为例,‘甬上云校’在关键时刻创新机制体制,快速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为减少延迟开学对教育教学影响作出积极有效贡献,成功入选‘十大教育服务类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杨继林介绍说。
据了解,本次成果交流活动是自2018年,中国首个绿色智慧教育产业基地落户宁波后,首次集中展示多校试点的成果。为应对疫情,本次会议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在江北区教育局、鄞州区、北仑区、余姚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各县区教研室以及相关学校共开设了近50个分会场,近千人通过网络远程参与。
来源|宁波晚报